2004-2025 © 窮游網® qye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Version v5.57 京ICP備1200352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1090 京ICP證140673號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經營許可證
5月15日,記者獲悉云南麗江白鹿國際旅行社導游張宇獲得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,在為他高興的同時,不禁想起去年4月對他進行的采訪。當時,張宇從北京參加完第三屆全國導游大賽總決賽,帶著金獎、最佳應變獎兩個大獎返回昆明。而這次的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,又為他的履歷上添了一塊沉甸甸的獎牌。
一分耕耘一分收獲
回想起見到張宇的第一感覺,他一言一行中透出的可靠感讓人印象深刻。在當時的采訪中張宇告訴記者,從小時候跟著父母游歷祖國大好河山開始,自己就對旅游產生了興趣。大學時他學習外語專業(yè),就業(yè)也選擇了旅游方向。
到現(xiàn)在,他在導游行業(yè)工作已有12年,接待了1000多個團隊,接待人數(shù)過4萬。他經常受到游客表揚,至今沒有被投訴過。
讓每一個游客滿意不是件容易的事,為此,張宇下了不少苦功。在語言方面,大學時他主修的是英語專業(yè),輔修日語,為了更好地為游客服務,他利用業(yè)余時間學習了泰語和我國不少地方的方言。“如果用游客熟悉的語言和他們溝通,他們會感覺更親切”,他解釋道。對于游客來說,導游是他們認識旅游目的地的引導者。為此,張宇往往會針對不同人群的特點對一個景點歸納整理出數(shù)十種講解方式,他還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納西族象形文字。“不少來麗江的游客對這里的象形文字特別感興趣。”張宇說,考慮到游客的需要,他決定自己學習,從而帶領客人更深地了解納西東巴文化。此外,為了能解答游客對動植物、文化的各種問題,他每年都會訂閱大量圖書資料。
他的努力得到了游客的肯定,還有令他難忘的感動。張宇曾與記者分享,有一次他帶的一個團里大多是年長的游客。旅行結束時,他招呼大家解散,但令他驚訝的是,大家都站在原地不動。問了才知道,他們是舍不得和他分別。5年前,他接待了一個特殊的旅行團,團中都是殘障人士,他認真學習手語,還準備了小黑板以便游客可以感受到正常的講解服務。旅途中,他和游客相處愉快,游客對于旅游的熱愛和對他工作的支持深深打動了他。
進步沒有止境
對于去年全國導游大賽的參賽感受,張宇曾說,之前參加比賽是為個人榮譽,但在全國導游大賽他感受到,他代表著一整個地區(qū)的行業(yè)形象。在與各地導游交流切磋后他發(fā)現(xiàn),要做一個優(yōu)秀的導游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。
而今年,收獲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的榮譽讓他也有類似的感慨:“這個獎對我來說是一份莫大的肯定、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。它同時也是一面鏡子,我會時常照照這面‘鏡子’。”因為堅信“再好的金獎銀獎都不如游客的口碑”,張宇說,他會不斷提高自己。
“今后,我會不斷加強學習,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,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、更細、更扎實。我會把旅游行業(yè)的正能量傳遞給更多人,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更多人,讓更多人正確認識旅游行業(yè),加入旅游行業(yè),為中國旅游事業(yè)做貢獻。”張宇堅定地表示。
是熱愛更是責任
“看看自己的初心、面對游客的真誠之心、對旅游業(yè)的這份熱忱之心是否還在。”對于自己熱愛的事業(yè),張宇把“游客為本,服務至誠”的使命感融進了其中。
他把游客安全作為自己的首要責任。因為云南地處高原地帶,張宇專門學習了處理高原反應的醫(yī)療知識。有一次冬天帶團,乘坐的大巴在麗江一條山路轉彎處側翻了。當時大巴離懸崖只有幾米,擔心車子漏油會發(fā)生更大危險,張宇立刻爬起來,組織游客快速下車,并聯(lián)系搶險單位及時搶救。另一次帶團去泰國普吉島時,他敏銳地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在游泳的女孩遇到了回洋流,毫不猶豫地沖到海里救人。
游客的滿意是他不變的目標。每當聽到游客說“我們還會再來,到時仍然要你做導游”時,張宇就覺得是對他工作的最大褒獎。他現(xiàn)在每年都會受邀去學校講座,和青年學生分享旅游行業(yè)的正能量。“在我看來,導游不僅是一個職業(yè),還肩負著社會責任,可以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。”
“不斷刷新自己,讓自己回到剛做導游時的那種心境,一心想著把服務做得更好,把講解做得更細致。”張宇說。
記者 劉子語